第二百七十二日(1)全都是泡沫-《死在火星上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有些夜晚唐跃和老猫就守在昆仑站的窗前,等联合空间站从天边出现,接着就联系麦冬,跟她说“我们看到你啦!”

    麦冬已经独自一人在空间站上顽强生存了两百多天,没有后援,补给断绝,这在整个人类航天史中都是惊人的,从尤里·加加林与阿兰·谢泼德小心翼翼地踏进太空的那个时代开始,一直到全球合作进行火星登陆的二十一世纪中叶,都从未有人面临过唐跃与麦冬此刻身处的境况。

    老猫作为一个机器人都禁不住感叹,天知道这两个年轻人吃了多少苦,他们还只是初次参加火星计划的年轻人,是日后登陆计划扩大开展的预备人才,比不上老王老汤的沉着冷静和经验丰富,但噩运偏偏就降临在了这两个人头上。

    麦冬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了。

    长期的失重环境和严重缺乏营养,正在逐步摧残这个女孩的身体,麦冬从上个月开始就戴着帽子出现在视频里,她没有解释原因,但老猫清楚这肯定是因为严重脱发。

    高辐照破坏了毛囊细胞,生发层坏死,头发就会大把大把地掉,这是健康状况恶化最直观的表现,以往任务中宇航员们会服用抗辐射药来避免这种情况,而麦冬的抗辐射药物肯定已经吃完了。

    如果不尽快把麦冬接下来,老猫不知道那丫头还能撑多长时间。

    但最见鬼的是空间站上根本没有可以用来降落的载具。

    唐跃提议使用鹰号飞船的上升段,他认为鹰号飞船的外壳可以扛得住热障,这是唯一的希望。

    从理论上来说,鹰号飞船的隔热瓦确实可以抵抗空气摩擦的高温,尽管鹰号飞船是一次性飞行器,但隔热瓦的设计仍然有冗余,克服热障的可能性就在这点安全冗余上,当初工程师们为了保险起见多涂的这几毫米烧蚀材料,就成了麦冬最后的救命稻草。

    这在逻辑上能说得通,唐跃自认为自己已经解决了第一个难题,跨出了可喜的第一步。

    这是一个好的开始,令人振奋。

    他开始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跨过接下来的几道难关了,老猫从唐跃的乘员休息舱门前走过,都能听到他在里面念念叨叨,什么“反推降落”,什么“空气阻力”,显然是彻夜未眠地思考安全降落的难题。

    真难得有什么事能让唐跃如此上心,他那核桃大的脑容量大概全部都放到这上面了。

    老猫靠在昆仑站的舱门上,随手捡起脚边的一颗扁平石子,捏在爪子里用力握了握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