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四九八章 精兵简政-《寒门状元》
第(2/3)页
刘大夏道:“既如此,那由着他去吧,西南之事,兵部不会多加干涉,能取得多大功勋,全看他自己,马尚书以为呢?”
马文升满意点头:“妥!”
……
……
马文升和刘大夏的态度就是推卸责任。
让沈溪自行发挥,不给政策,恰恰就是最好的政策,一切由沈溪做主,朝廷不会干涉他在地方上的行动,就算把官府拆了,只要战后重新组建那也是沈溪的本事。
对于马、刘这样注重实干的官员来说,给沈溪最大的施展拳脚空间,就是最好的支持与肯定。
同时朝廷也等于是对沈溪放任自流,他在地方上的粮草、兵马、后勤等,都需要自行筹措。
刘健和李东阳曾特别交待,不许任何战场有大的开销,朝廷打算在未来几年缩衣节食,补偿之前西北频繁用兵的损耗。
朝廷之所以采取精兵简政的策略,有其道理。
因为过去几年,大明西北战事耗费大量人力、物力,西北一战结束,面对城垣破坏严重,到处都需要修缮的情况,地方上为筹措粮饷甚至预收了多年税赋,实在拿不出更多的开支。朝廷也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。
说是弘治中兴,但也就寻常老百姓吃得饱饭,但随着这些年西北战事频繁国库连年亏损,大明财政已近山穷水尽。
朱祐樘知道朝廷财政困难,所以只能给沈溪一个高位,让他有权限在地方自行筹措粮草,就算沈溪做出一些不合规矩的事情,也会在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。
可惜皇帝如此想,文官集团就未必了。
现在朝中以刘健和李东阳为首的人,都紧盯着沈溪,专等挑他的毛病,以便给这个年轻人一点教训,最好让沈溪致仕回乡几年,美其名曰磨砺一番,但其实是对沈溪快速崛起的打压。
因沈溪不合规矩的崛起,对文官集团制定约定俗成的传承是一种巨大的破坏,如今地方上为追求“神童效应”,省试和乡试都破格录取了一批人才。
第(2/3)页